Search
新闻中心
通知通告
泽璟公司1.1类抗肿瘤新药“新普生”进入临床一期!
 
“苏州瑞博与Quark公司开发的小核酸药物QPI-1007在中国的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于近日正式获CFDA批准,这是中国第一个获批临床试验的小核酸药物!
 
张戈、吕爱平教授Nature子刊发表miRNA重要发现
时间:2016-03-10 19:11 来源: 作者: 点击: 1013次

 

    来自香港浸会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等处的研究人员证实,破骨细胞来源的外来体miR-214-3p抑制了成骨细胞骨形成。这一研究发现发布在3月7日的《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 

 

    骨骼是一种动态平衡的组织,在成骨细胞骨形成和破骨细胞骨吸收两者的调控下进行终生重塑。破坏这种平衡,过多的骨吸收和/或减少的骨形成将会导致骨量减少,尤其是在老年人中最终造成骨质疏松症和骨折。骨骼重建是由破骨细胞和成骨细胞协调调控,表明两种细胞之间存在相互串扰。除了有充分的证据证实成骨细胞引导了破骨细胞骨吸收,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破骨细胞通过直接的细胞间接触及借助细胞因子的间接接触调控了成骨细胞骨形成。但目前尚不清楚是否还存在其他有效的“旁分泌”途径实现了破骨细胞与成骨细胞之间的通讯。 

    在这篇新文章中研究人员证实,在骨折老年女性及切除卵巢(OVX)的小鼠中破骨细胞miR-214-3p增高与血清外来体miR-214-3p增高及骨形成减少有关联。破骨细胞特异性miR-214-3p基因敲入小鼠血清外来体miR-214-3p增高,骨形成减少,破骨细胞靶向性mir-214-3p拮抗剂则可以挽救这一效应。他们进一步证实,破骨细胞来源的外来体miR-214-3p转移到成骨细胞抑制了体外的成骨细胞活性,减少了体内的骨形成。并且,破骨细胞靶向性抑制miR-214-3p可促进衰老OVX小鼠骨形成。 

 

    这些研究结果表明,破骨细胞来源的外来体miR-214-3p转移至成骨细胞中抑制了骨形成。抑制破骨细胞中的miR-214-3p有可能是骨形成减少相关骨疾病的一种治疗策略。 

 


破骨细胞

 

    香港浸会大学的张戈(Ge Zhang)副教授及吕爱平(Aiping Lu)教授是这篇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吕爱平教授一直致力研究中医药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医诊治标准化、中医与疾病治疗果效和新药研发。张戈博士的研究兴趣主要集中在骨质疏松、骨坏死、骨折修复、骨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骨科疾病的基础科学研究与临床转化应用研究。 

 

    2012年1月,张戈博士与北京军事医学科学院蛋白质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张令强,和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转化医学中心的秦岭教授一起,成功研制出一种能够特异性携带任何具有成骨潜能的小核酸到达骨形成部位的靶向递送系统,经过动物实验证实,这种递送系统能够高效而安全地促进携带的成骨小核酸逆转骨质疏松,为骨质疏松治疗的应用基础研究与核酸药物研发提供了坚实基础。这一突破性成果发布Nature medicine杂志上。 

 

    同年年12月,张戈博士与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的李英贤研究员合作,在骨质疏松症预防治疗研究方面再度取得突破性进展,证实miR-214在抑制骨形成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抑制成骨细胞中的miR-214有可能是改善骨质疏松症的一条有潜力的促合成代谢策略。相关研究论文发表在Nature Medicine杂志上。 

 

    2013年香港浸会大学陈新滋院士携同张戈博士、吕爱平教授一起在昆山小核酸基地成立了陈新滋院士PI实验室,开展类风湿关节炎骨破坏、骨修复的基础研究和临床转化应用研究。

 

    2015年1月,张戈博士、吕爱平教授与张令强研究员合作,在Nature Medicine杂志上报告称找到了能够特异性靶标大鼠和人类成骨细胞的适体CH6。并证实在体外实验中CH6能帮助成骨细胞通过巨胞饮选择性摄取Plekho1 siRNA。在骨质疏松和健康的鼠类中,CH6能加强成骨细胞特异性的Plekho1基因沉默,促进骨骼形成,改善骨微结构,增加骨量和增强骨骼机械性能。这项研究向人们展示,适体-功能化LNP可以更好的递送siRNA,并由此促进骨骼形成。

 

来源:生物通

版权所有: 江苏省小核酸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苏ICP备15009132号
CopyRight © 2010 www.ksrn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江苏省昆山市玉山镇元丰路168号
电话:+86-(0)512-50331002  传真:+86-(0)512-57017805  技术支持:网联信息